我想,每個爸媽都很關心要幫小孩補充那些營養,才能讓小孩成長不落人後,首先要先來跟大家聊聊決定我們能長多好的「基因」!

在我們過往的印象中,「基因」就像顆千年不變大石頭,在我們出生那一刻就註定了,如果爸媽身高不高,我們可能會預期他們小孩未來大概也不會是高個兒。但是哈佛大學兒童發育研究中心(Center on the Developing Children, Harvard University)則顛覆了這種「基因宿命論」,研究中心指出「表觀基因學(Epigenetics)」才是決定成長的關鍵因素。

也就是說,如果爸媽身高不高,透過後天的努力,我們也是可預期他們小孩未來「有機會」是高個兒。

到底什麼是表觀基因學(Epigenetics)?
表觀基因學算是一門新興的研究領域,描述的是後天環境會改變基因的表現。小孩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那些基因應該表現多一點、那些應該表現少一點或不表現,都是有做記號的,就像是在彈奏一首樂曲,我們會看著樂譜上的音符,該彈一拍就彈一拍,但如果樂譜上一拍的音符偷偷被多畫了一條尾巴,你原本要彈奏的一拍就默默變半拍,整個曲調的節奏就不一樣了。而基因就像樂譜一樣,多或少一點記號,表現出來的結果就大大不同!

研究發現兒童生長時期的環境、飲食、生活作息、教養方式以及童年經驗,會去影響到原本的基因表現,打破了過去認為基因來自先天遺傳不能改變的觀念,藉由後天努力確實有機會扭轉宿命,那麼那些因素可以影響基因的表現呢?

正向的經驗往往會帶來好的表觀基因改變,像是給予小孩肯定、關愛與支持,尤其大腦在發育過程細胞快速分裂增長,對於表觀基因的改變特別敏感,在孩童嬰幼兒時期,多讓他們有正向經驗、安全感、均衡攝取飲食、規律運動,有利於透過表觀基因幫助未來的心智發展,對健康、技能學習與適應能力都有大大加分。然而負面經驗也會改變表觀基因,像是環境毒素、化學物質、心理壓力、接觸過多食品添加物、精緻糖等,這些因素往往都是代來負面的基因改變,尤其是對健康和心智狀態的影響。

除此之外,發表在營養素期刊(Nutrients)上的研究指出,足夠的Omega-3脂肪酸的攝取(約每日2000mg)可以改變兒童生長的基因表現,讓小孩更有成長的空間。如果能夠藉由飲食中讓孩子攝取到足夠的營養,加上改變孩童生活的方式、早睡早起、充足運動、避免接觸到汙染的環境毒素,先天的基因是可以被改變的!

表觀基因的改變有可能是短暫的,也有可能是終生的,目前有些研究表示可能還是有一些方法可以將負面的表觀基因變化逆轉回來,但這往往要耗費相當大的精力才可能有機會扭轉,因此與其後來再努力彌補,不如我們就從此刻開始重視吧!讓我們一起給孩子順利成長茁壯的機會!

Hits: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