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醫學 歐瀚文 胃食道逆流

現代人因為壓力大、飲食不正常或消化不良等問題而有胃食道逆流的人相當普遍,當胃食道逆流發作時,會有胸口灼熱、胸痛、食道有異物感、夜間咳嗽等症狀,雖然不至於危及生命,但也往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以往會認為胃食道逆流是由於胃酸過多所引起,然而陸續也發現胃食道逆流可能是因胃酸過少,導致胃部食物消化太慢,一直停留在胃中,使胃食道括約肌承受的壓力較大,久而久之就容易造成括約肌鬆弛,使得胃部的食物逆流到食道中。另外,也有研究發現胃食道逆流的食道損傷並非由胃酸所引起,而是體內發炎讓免疫細胞產生大量細胞激素,造成食道黏膜損傷。

2019年發表在《營養》期刊的一篇回顧文獻中探討補充益生菌能改善胃食道逆流的情況。可能原因就是我們所知道益生菌具有調節免疫的益處,另外也可以幫助胃部排空,進而改善胃食道逆流的問題。

這篇研究分析了12篇相關文獻,大約有79%的受試者回饋補益生菌對於胃食道逆流相關症狀是有幫助的。其中五篇文獻提到能幫助改善消化不良的問題,而有九篇提到能改善噁心、腹痛、打嗝等症狀。雖然這篇文獻回顧中所累計的個案數不多,也需要更嚴謹的研就去證實,不過初步來看,補充益生菌也許可作為胃食道逆流的輔助。

這樣的概念其實也涵蓋在功能醫學在做腸道治療「4R」的流程中,所謂的「4R」就包含了

  1. 移除(Remove)移除任何可能會造成胃部不適、食道逆流的原因,像是最常見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遠離過敏原、舒緩壓力等。
  1. 替代(Replace)胃食道逆流常會伴隨消化不良的問題,所以在完整消化功能恢復之前可考慮一些替代措施,像是攝取些多吃幫助消化的食物或酵素幫助分解食物。
  1. 再接種(Reinoculate)把好的菌叢重新植入腸道維持健康的菌相,除了補充益生菌外,像是發酵類的食物的泡菜;味噌、天貝、優格等,都是良好益生菌來源
  1. 修復(Repair)修補腸道黏膜,特別是含有黏液的食物,例如秋葵、高麗菜都是保護黏膜的一大幫手!

以上是功能醫學處理胃食道逆流的大致原則,再依照每個人的狀況作建議上的調整,若想了解自己如何透過4R改善胃食道逆流的問題,可以再找功能醫學醫師或營養師諮詢唷!

Hits: 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