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醫學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大約有70%的免疫細胞都位在腸道,腸道菌相的生態也與免疫力息息相關,因此當腸道功能不佳也會影響免疫力。在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各地大流行之後,相關領域的研究學者都致力於找出病毒在感染人體後的致病機轉,甚至也有些研究專門在探討腸道菌相是否會影響發病後的嚴重程度。

不只感染人體,病毒也會利用腸道細菌進行複製

以往的觀念認為冠狀病毒主要會在人類或動物細胞內進行複製,然而根據近期歐盟聯合研究中心所發表的研究指出,新型冠狀病毒亦可能會在腸道中的細菌內進行複製,同時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病毒與腸道微生物菌群的交互作用,可能會加重新冠肺炎患病的嚴重程度。也就是說腸道也與新冠肺炎之間可能存在密切的關聯性。

病毒破壞腸道屏障,形成防疫破口

研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會破壞腸道屏障,使得腸道黏膜的通透性增加。當腸道通透性增加時,也可能讓細菌從腸道進入血液循環,甚至也可能在確診患者的肺部發現腸道細菌。說白話一點的意思就是,新型冠狀病毒會破壞腸道,形成防疫破口!

腸道中有些細菌是帶有內毒素,這種毒素只有在細菌被溶解破壞的時候,才會將毒素釋出。也就是說,當細菌從腸道當中轉移到體內,身體的免疫系統會本能性的殲滅外來細菌,此時細菌內的毒素就會在體內釋放,可能進一步導致多重器官的併發症,像是肺、心、肝、腎等。

有研究發現高劑量益生菌補充能夠改善新冠肺炎症狀,降低發炎反應,改善腸道菌相。關於腸道菌相、新冠病毒與疾病嚴重程度間的關係,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去探討,有部分研究強調無論是在染疫前、染疫期間或康復後,補充益生原或益生菌,都有助於減緩腸胃不適症狀。

做好腸道保健,降低COVID-19危害

多攝取蔬食,補足纖維

建議一天應至少攝取25~30公克膳食纖維,腸道當中的細菌會利用纖維進行發酵產生短鏈脂肪酸(SCFAs),這些短鏈脂肪酸對於腸道有多種益處,例如修復腸道黏膜、減少有害菌的傷害等,同時可以活化免疫細胞,提升免疫力!

選擇發酵食物,補充好菌

像是優格、泡菜、味噌、酸菜等發酵食物中,含有多種好菌,以及細菌的代謝物,都能夠幫助呼吸道系統的免疫反應,並縮短感染的時間

Hits: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