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醫學 COVID-19

Omicron 變種病毒在去年的11月24號出現在南非,隨後在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蔓延開來,而台灣也在去年年底出現首例本土的Omicron個案。感染Omicron的典型症狀主要有流鼻涕、頭痛、疲勞、打噴嚏和喉嚨痛等五種症狀。

研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也會影響腦部功能

除了大家所認知的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針對患者的呼吸道外,根據約翰霍普金斯精準醫學中心發表在Nature上的一篇文章指出新冠肺炎也會影響大腦功能,症狀可能從輕度到重度皆有,像是患者可能會出現精神錯亂、迷失方向等。而隨著病毒不停的變種,目前也發現染疫後對大腦的影響也可能包含中風、腦出血、長期昏迷或記憶力衰退等問題。

看似輕症為主的的Omicron變種病毒可能會引起腦霧問題

最近關注度很高的Omicron變種病毒傳播速度更快,根據紐約大學的研究指出Omicron變種病毒也會對大腦產生一些損傷,特別是年長族群,或本身有糖尿病、憂鬱症者在染疫康復後更容易影響認知功能。研究亦發現腦部有損傷者,也會在疾病痊癒後觀察到一些腦霧的症狀,包含了頭痛、行為改變、注意力不集中等。相關研究指出,這些腦部症狀可能與腦脊隨液中存在異常抗體有關。

關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會引起後續腦霧的機轉還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也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討。而在平日的生活,可以養成良好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減少對腦部的壓力,以利於腦部的恢復。

(1)好好睡覺:充足並且品質好的睡眠,有助於大腦進行排毒,幫助腦細胞更有效率地進行修復。
(2)好好吃飯:飲食中多攝取一些植物性的蔬菜、水果,以獲取各類植化素,減少體內發炎。並且多攝取有助於腸道健康的食物,例如高纖的蔬菜或發酵食品。
(3)好好運動:適當的運動或體能活動,可以幫助身體運作更加協調,並改善體能狀況。

台灣又進入疫情爆發的階段,大家一定要提高警覺,平常也要注意好好吃、好好睡,減少不必要的外出,還沒打疫苗的也盡快安排,以提升身體防護力!

Hits: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