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句台語的俗語叫作「未吃五月粽,破裘不敢放!」意思是說還沒吃端午粽子之前,先別把冬天的棉被及衣物收起來,因為在此之前,早晚天氣變化較大,一稍不注意可能就會受風寒!
端午過了,隨著天氣逐漸炎熱,穿上上短袖、背心、短褲、短裙,照著鏡子看著自己露出來的蝴蝶袖、小肥腰,站在體重計上的你是否在內心吶喊著「喔~不~~~」
今天先不談該如何減重!其實我想先講的是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很胖,但胖也是有分很多種!並不能單單只靠體重來判定,同時也要考慮到體脂肪的多寡與分佈。因此,急著幫自己貼上「胖」的標籤之前,不妨先拿出一條皮尺量量腰圍、臀圍與測量體脂,透過這些數值進一步了解你是屬於那一種體型!
肥胖可以大致歸類為以下幾種
(1)代謝型肥胖(泡芙人):通常發生在活動量較低的女性,外表看起來很纖瘦的,但體脂肪比例很高,因此即便體重再輕,得到三高或代謝性疾病風險也是很高。
(2)代謝型肥胖(內臟脂肪過多):也許腰圍還在正常範圍內,體型在乍看之下看似正常,但若進一步看腰臀比較大,也可能意味著脂肪較多是累積在腹部內臟,較容易有代謝性疾病的風險。
(3)蘋果型肥胖:就是俗稱的中廣先生,脂肪主要囤積在腹部、背部或手臂,而雙腳較為纖細,通常發生在男性。
(4)梨子型肥胖(皮下脂肪過多):通常發生在久坐的女性上班族,脂肪主要囤積在臀部及大腿,外表看起來就像是一顆西洋梨,與前三者相較,得到慢性病的風險是相對較低。
然而,無論是哪一種胖,我們都知道「少吃多動」是很重要的不二法門!不過在我功能醫學臨床經驗上,想減重之前也必須要先來了解身體的各個系統運作是否正常,例如,內分泌系統中的甲狀腺功能低下,會讓你覺得連呼吸也會胖,用盡力氣體重卻一直卡在那不上也不下。又或者腸道是身體重要的排毒器官,若腸道功能不佳、菌相不好,都會使得毒素在體內堆積,而影響身體正常的新陳代謝。
之後有機會再來跟大家分享原本連呼吸也會胖,經過功能醫學調理後,順利減重的成功案例吧!
——————————-
備註-各項標準值
BMI
正常:18.5 ≦BMI<24 kg/m2
過輕:BMI<18.5 kg/m2
過重:24 kg/m2≦BMI<27 kg/m2
肥胖:BMI ≧27 kg/m2
腰圍
男性小於90公分
女性小於80公分
腰臀比
男性小於0.9
女性小於0.85
體脂肪
男性(<30歲):14-20%
男性(>30歲):17-23%
女性(<30歲):17-24%
女性(>30歲):20-27%
Hits: 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