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疫情,很多人都改為在家工作模式,原以為在家工作應該會比較舒服,但實際上很多人在家工作反而少了許多干擾,一不小心就開啟沉浸式工作模式,忘記要喝杯水,起身走走上廁所,也忘記下班時間,加上最近天氣悶熱又遇上停電問題,小心這樣很容易引起泌尿道感染或膀胱發炎的問題!
一般來說,女性特別容易有泌尿道感染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女生的尿道較接進肛門,容易接觸到腸道微生物。同時在生裡結構上,女生的尿道也較短,大約只有4公分,所以細菌容易沿著尿道進入膀胱而造成感染。
膀胱炎的症狀有:
- 小便時會有疼痛或灼熱刺痛感
- 小便的頻率變得很頻繁,即便才剛上完廁所就又想上
- 尿液顏色較深、混濁,有較強烈的味道
- 下腹部有疼痛感
- 整個人感覺不適、虛弱與疲倦
- 可能會有血尿
此外,男性若有攝護腺腫大會影響排尿時的流量變小、膀胱無法完全排空,使得細菌無法藉由排尿過程而排出,進而增加膀胱感染發炎的風險。
臨床上,若是屬於感染引起的膀胱炎可以透過抗生素治療,不過大部分輕度膀胱炎的症狀不見得要透過藥物治療,也可以透過大量喝水、定時上廁所、避免過度刺激食物等,一些生活型態的調整而自行復原。
從功能醫學介入膀胱炎治療
若是經常反覆的感染、發炎就要特別去了解背後可能的潛在原因是什麼!站在功能醫學的角度,會有以下幾個策略著手:
- 改善腸道菌相:腸道當中的細菌也能會轉移到泌尿道,當壞菌比例越高便越容易造成感染。因此減少腸道當中的壞菌能幫助降低泌尿道感染的風險,像是可以攝取足量的纖維質,攝取富含益生菌的發酵類食物等。
- 避免細菌附著:選擇能減少細菌附著於膀胱或尿道上皮的營養素,像是甘露糖、蔓越莓萃取物中的前花青素。
- 草本殺菌治療:相較於抗生素比較容易有抗藥性問題,功能醫學臨床上會選擇使用天然的抗菌草本植物萃取,減少腸道中的壞菌,同時也比較不會有抗藥性的問題。
- 思考其他的系統性問題:像是男性攝護腺肥大、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
等都會增加膀胱炎的風險,另外長期壓力過大也會抑制身體免疫系統,而使細菌感染風險增加!
當然最基本的多喝水、定時上廁所也是非常重要的唷!如果你是很容易忙到沒日沒夜、忘記時間的人,不妨可以透過鬧鈴設定或是一些健康APP來提醒你唷!
Hits: 224